作品版权:牛人版权所有,禁止匿名转载;禁止商业使用;禁止个人使用。
11606 0在前不久结束的深圳文博会上,文化创客馆首次设立。它以其新颖和独特的方式成为年轻人展示创意和梦想的平台。不论是精巧的设计还是新奇的点子,都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一个创意可能只需要在几秒钟的时间内诞生,可在它产生过程中所需要的文化熏陶、知识积累和思维养成,以及将创意变为现实的这个过程,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历练。当文化和创客结合之后,“知行合一”就会变为一种习惯,创意创新的活力“按钮”也将被触发。
科技融入文化制作
近日,记者见到了一件名为“埔寨火龙模型”的艺术品:一张桌面上摆放着9个小人偶,其中8个撑住一条威武气派的火龙龙身,还有1个在队伍的前方转动着绣球。随着系统的运转,人偶手臂会上下左右地运动,火龙也随之而舞动起来。“我出生在粤东山区。在我们那里,每逢正月十五就会烧火龙闹元宵,那震撼的场景常常让我看得心潮澎湃。”埔寨火龙模型系统的设计和制作者张小春,退休前曾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他也是一名电子爱好者,经过一番探索之后,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将元宵佳节里的传统节目记录下来。
烧火龙是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的习俗,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元宵之夜举行火龙表演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岁岁平安,“一夜鱼龙舞”的盛况世代相传。2008年,埔寨火龙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记者了解到,由于制作过程工艺复杂、难度大、耗时长,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了。而且烧火龙是一项集体活动,那些曾经制作“迎景”道具在世的长辈也越来越少。张小春感到,这种民俗就要失传了。在走访多位对“迎景”有所了解的长辈后,他将相关的资料和素材整理出来保存。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3D打印。3D打印具备的数字化、新材料的应用、复杂工艺简单化等特性激发了他想把这种技术应用到“迎景”道具的制作中。经过从3D建模到模型制作等一系列实验和反复的修改,他终于完成了埔寨火龙模型的制作。“我能感觉到3D打印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对于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巨大作用。我也愿意继续尝试,让家乡的风俗文化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张小春说。
“埔寨火龙模型”的事例说明,高科技手段已经深度地融入到了传统文化工艺产品的制作过程中。这些传统工艺品借助科学技术,将其内在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地表现出来,深植消费者内心。
跨界创新在实践
高科技的利用仅仅是文化创客的一个方面,要想在文化中更多融入“创”的元素,跨界创新必不可少。通过跨界创新,可以萌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创新的思维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形成。
“我想让机器人(24.790, 0.69, 2.86%)能听懂我的话。”“它能走多远?”“我想它能够跑起来。”近日,记者和一群孩子共同见到了一款名为“mBot”的拼装机器人。当孩子们见到这款机器人时,发出了上述疑问。“‘拼装’二字可以这样理解——当蓝色铝合金的车架配上声波传感器、寻径传感器等可拼接的组件时,人们只要经过简单的编程就可以开发出壁障机器人、巡线机器人、足球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多种类型的机器人,从而体验机械学、电子学、控制系统及计算科学的乐趣。”负责开发拼装机器人的工作人员秦覃说,由于组件功能的选择灵活多样,生产出来的拼装机器人非常适合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和开发。
从拼装机器人的例子中可以发现,当特斯拉使用了具有焊接、抓取、安装部件等功能的机器人生产新能源汽车时,当无人机和VR技术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时,创新就会将不同的领域和产业串联起来,形成巨大的创意“磁场”。“不论年龄大小和经验多少,任何人都可以锻炼自己的才智,构建出有形的产品,这才是创客的精神所在。”深圳市艾肯麦客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张伊告诉记者,他的公司名称就来源于“I CAN MAKE”这句话。他认为,知识的跨界和文化的包容,将引领人们思维方式的提升,而跨界思维正是创新点子产生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凯文·凯利曾在其《未来的十二个趋势》的演讲中提到一种名为“重混”的趋势,即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拆解,然后进行重组。人们可以尽情地发挥创造力,思考如何拆解并创造新产品。他认为,拆解、跨界、重组将是创造产品、信息和服务的能力,也将是未来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从凯文的话语以及那些创客文化项目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只有通过跨界创新,创客文化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感染力。
创客教育正当时
除了科技手段和跨界创新,创客教育也深深影响了文化创客的发展。今年4月,清华大学在校庆当日宣布在全国率先推出技术创新创业辅导专业,致力于培养机器人、智能硬件和智能交通等领域的“高级创客”;成都则首推中学“创客”课,让学生接触“智”造未来;而在5月举行的广州国际教育博览会也开设了教育机器人、校园3D打印设备产业展区等八大专业主题。不论是文化启发创客,还是创客反哺文化,创客教育都是能让两者更好融合的方式之一。在我国,创客教育刚刚起步,方兴未艾。
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在深圳南山区成立至今的艾肯麦客就是借助在3D打印方面的领先优势,初创时通过网上建模实体打印、电影形象3D打印等项目吸引生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随着该技术的推广普及,艾肯麦客又将重心瞄向未来人才所需的两种关键能力“设计感+”及“编程力+”,并建立了以此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如今,艾肯麦克的创客教育已初具体系,建立了融合3D打印、电子科技、机械工程等行业技术的跨学科教育平台,成为专门从事中小学创客教育体系研发的创客公司。公司一直致力于开发适用于青少年的前沿技术创客教育课程,目前已经与超过30所的中小学共同搭建起“麦芽+”校园创客空间。此外,公司还获得了“2015深圳十大创客”称号,并举办了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跨界改变教育”创客教育高峰论坛。
张伊认为,新鲜感、参与感和成就感是吸引人们开始创客之旅的开端。“3D打印具备以上特征,是个很好的创客教育切入口。”他告诉记者,当使用建模软件设计3D打印模型的时候,不少学生会做出非常独特的作品。在创客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走动,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和创意,共同讨论,互相合作,激发出更多创意的火花。创客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创新的行为。艾肯麦客目前开发了项目化教学、可视化教具制作、触觉教学、创客空间和翻转课堂等交互式教学方式。“希望今后能和更多的同路人一道探索未来人才的培养,为青少年打造校内校外一体化,线上线下双结合的学习平台。”张伊说。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看来,现在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将来有可能从事目前尚不存在的职业,也就是利用那些尚未发明出来的科学技术去解决人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问题。“这对学校的学科设置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焦建利说。
“按照国内现行的教育制度来说,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道关卡就是大学,而大部分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做的准备大多是希望考上好大学或是到国外深造。从高校的角度去总结现在学生的不足,进而指导现阶段中小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何种技能,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小章说。创客教育可以解释为打破原先单一学科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进行的跨学科跨界教育。
张小章认为,无论是国外盛行的教育模式,还是国内正在兴起的创客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都非常有用。他还建议在创客教育中引入个人管理和项目管理,“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技术技能,培养创造意识和创客精神,同时也能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这样才算真正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 深圳创客为什么这么多?
下一篇: 字体设计盛宴:“字道2016”惊...